《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星际战甲是目前全球非常火爆的刷刷游戏,游戏采用以战甲代替职业的设定,玩家选择不同的战甲,每个战甲的攻击方式和技能都不同。吸引了大批玩家前来游玩,剑风的选择是游戏中非常厉害的职业,很多玩家不知道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数据,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最新的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大家好,我是一只来自新国的幼年仓鼠,此来拜访主要是为了学习交流目的,此行主要目的围绕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进行讨论,顺便对格拉姆性能进行一番简析。

简述

在首页开篇,且先由我抛出自己的两片破砖烂瓦,以便为大家的明珠玉璧铺平坦途。首先是近战剑风加成公式。

在此之前,对于近战剑风加成公式,并没有一个严谨的说法。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的一个说法为:

长兵器加成公式为额外100%+百分比乘算,

其他中距离兵器为百分比乘算,

短兵器为固定距离加算。

所以,长兵器剑风加成更高。

这个结论并没有错误,但计算公式却过于简陋。如果进行深入一点的测算比对的话,也会发现诸多与公式计算不符的结果,可见其中是另有玄机的。

在经过了初步的估算与反复测试之后,我得出了另一份公式。

误差原因

在此之前,先将影响近战测试距离的几项不稳定因素罗列出来: 一、近战武器的视觉距离通常情况下都会比镜面距离多一米,因为视距为从屏幕视角到目标单位进行计算,而镜距则是由瞄准镜视角到目标单位进行计算。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二、目标正面由于处于持枪动作,因此手臂距离与胸腹距离不一,而目标背面则没有这个影响,含胸拔背姿势下背部为一片铁板。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三、战甲是有独立建模的,任何近战武器都受战甲自身臂长影响,手握一端的近战武器攻击距离为剑长+臂长(需独立计算臂长),手握中段的近战武器为柄长包含臂长(无需独立计算臂长)。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测算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基本要求

在这三条基本法则的扎根之下,我们便获得了精准测算的平台。

此次分别以关刀、迦伦提恩、技巧之剑三把武器为例,各自对应长、中、短三类兵器距离。

卡片基础则分别以无剑风、铜剑风、剑风P三种配置来区分差别。

测算方式涉及镜距、背击、蹲姿、空投,以确保其准确度。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迦伦提恩测算

首先是作为中庸标准的迦伦提恩,在无剑风、铜剑风、剑风P三种基础上,对目标背击所取得的结果分别为:2.6M、3.4M、5.0M

设: 臂长为X,剑长为Y。

已知: X+Y=2.6 X+1.6Y=3.4 X+2.65Y=5.0

则:

Y

=(5.00 – 3.40)÷((X+2.65Y)-(X+1.6Y))

=1.60÷(2.65Y-1.6Y)

=1.60÷1.05Y

=1.52

X

2.6—1.52=1.08

3.4—1.52*1.6=1

5.1—1.52*2.65=1.07

(1.08+1+1.07)÷3≈1.05

答:臂长1.05、剑长1.52

注:计算结果并非完全精准,计算途径并非仅此一例,计算结果与测试数据不一定会完全一致,只能算是最为接近与靠谱的说法。

以此反推:

1.05+1.52=2.57

1.05+1.52*1.6=3.482

1.05+1.52*2.65=5.078

与正推结果一致。

推论

捋清迦伦提恩剑风加成计算公式之后,便已有了基本的通用公式雏形,对于技巧之剑亦可如此模搬套用。

技巧之剑在无剑风、铜剑风、剑风P三配置之间背击镜距分别为:

2.1、2.6、3.7,臂长1.05 

剑长为:2.1 – 1.05=1.05

攻击距离为:

1.05+1.05=2.1

1.05+1.05*1.6=2.73

1.05+1.05*2.6=3.78

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一致。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异常

最终轮到关刀的测算结果了,为何将关刀放到最后呢?因为关刀剑风的计算方式的确与前两者不同,如果按照前文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关刀,会发现计算结果很显然达不到实际距离。

这是因为关刀(以及其他长柄、棍棒)的攻击动作区别于其他中短兵器的缘故,中、短兵器为手持握柄进行挥砍挑刺,长兵器为手持握杆中段进行旋转挥舞。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星际战甲》近战剑风加成公式与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的相关研究

因此长兵器是没有臂长加成的,无剑风配置下的攻击距离即为其真实距离,不需要进行臂长修正便可直接按卡面数据进行乘算。

关刀三配置距离分别为:3.2m、5.1m、8.4m

对应公式为:

3.2*1.6=5.12

3.2*2.65=8.48

以上三组九份数据皆是经过反复测试与推算所得出,由于镜距无法精准到二位小数点,因此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难免有所细微出入。

结论

最终计算公式为:

中、短兵器: (臂长≈1.05M±)+1+(1*剑风加成)=攻击距离

长兵器: 1+(1*剑风加成)=攻击距离

感谢

以往所流传的公式说法为:短兵器按距离单位加算、中兵器按面板效果乘算、长兵器按面板效果乘算额外再加+100%。

按照这套公式也能得到较为接近实际结果的数据,但对于过程解释缺乏详尽之处。不过依旧提供了一个大致导向,并不能说是完全错误。此作对此进行补充完善之余,对每一位无私分享自身宝贵经验的老师致以崇高敬意。

同种近战之间的距离差

对于近战距离测试,自古以来便不乏记录,光是在我的印象中便见到了五六个版本,各自的数据并不一定统一,尤其在统计剑风加成的表格中更为显得杂乱。其中较为流传两张表格中,对于同一把近战武器的距离也并不统一。其实两张表格都没有错,之所以有所差异,一半是由于测试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偏差,另一半则是版本的锅了。

在早期版本,同类型近战武器之间的距离都是一致的(仅有OP、恶龙、达克拉DEX等少数异类除外),譬如巨刃类都是统一巨刃距离,双剑类都是统一双剑距离。但在某次更新后,DE进行了更为清晰的划分,将同种近战也分为了两种不同的距离层,譬如说巨刃类分为了巨剑类与巨斧类、战锤类分为了长柄锤与短柄锤。

更为详细点来说则是: 格拉姆、神斧P、天顶为巨斧类,斧长0.92,最终3.5

而迦伦提恩、战争为巨剑类,剑长1.52,最终5.0

多克拉姆为长柄巨刃,全长3.2,最终8.4

————————————————

电池锤为加长版长柄锤,终长6.4

喷气锤、玻璃锤为长柄锤,终长5.9

重击锤、奶锤、扫描锤为短柄锤,终长3.5

————————————————

病变为小长柄,终长4.0

蜻蜓薙、热能斩锯、三叉戟为中长柄,终长5.5

关刀、双头戟、OP、zaw为大长柄,终长8.4

碎碎念

说到这里也就顺理成章引申出此贴第三个主题,也就是我此行所来的最终目的。

格拉姆是巨斧类,是巨刃中最短的一种。格拉姆比之迦伦提恩及多克拉姆之间的视角距离差分别为4:6:9,可以看到格拉姆与迦伦提恩之间的距离差比例,与迦伦提恩比之多克拉姆之间的差距毫不为过。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选择的理由

大多数人选择多克拉姆的理由是,不外乎因为他更长,扫图更流畅,清兵更快捷,更符合实战需求。相对而言,迦伦提恩也许面板更高,但长度却不够,自然不如多克拉姆那般好用。而如今的格拉姆P,面板比之迦伦提恩P又有提高,但却不一定适合扫图。

格拉姆的缺点

近战范围对近战武器各方面的影响始终是非常巨大的,不但直接关乎扫图效率,对于与连击数相关的伤害成长也有一定影响,可以说任何近战武器在实战中都是离不开剑风与攻速卡的,即便暴击伤害与触发伤害得不到饱和状态,范围与攻速也得有保证。而无论是范围抑或攻速,都是格拉姆P所欠缺的。

当然,格拉姆有着五星裂隙共鸣,只要紫卡方向洗对,风暴剑风打底,再来一项增幅/冷酷/重伤,都能获得全面升华,全方位远胜迦伦提恩不在话下。但若一时没有如此契合的属性,而只能强行凑合,在两大短板的拖累之下,也许是达不到理论高度的。

格拉姆的优点

短板介绍完了,还是得捋一捋优势的,不然格拉姆黑的帽子要坐实了。扫图离不开剑风,但刺杀却不需要剑风。格拉姆凭借比迦伦提恩更高的基伤、暴击与爆伤,即便在无紫卡情况下,依旧会有更为强势的刺杀表现,光凭这一点来说,便绝对是即便没有紫卡也物超所值的。

如果你收不到令你满意的扫地紫卡,请勿自暴自弃,毕竟这是一把刺杀比迦伦提恩P更强的武器。

最后的建议

如果你没有玩非长兵器的习惯,那么我并不建议去主动适应这把武器,多克拉姆巨刃入门依旧是上手最快的,迦伦提恩巨刃精通照样是综合最好的。

武器实装之后大众反馈也许是不如预期高的,此时更没有必要去盲目投资,你有动机兜售盈利,但没必要以身犯险。

格拉姆P在实装之前,属性都是不确定的,之所以面板如此高,也可能是因为范围没有修正的缘故。抛开范围及攻速短板不谈,格拉姆依旧是伤害十分霸道的武器,只是格拉姆的优势方向也许会倾向于刺杀多一点,若没有合适的紫卡,这把武器不一定适合扫图。其实对此有意的人不妨对比一下其他巨刃,不可否认格拉姆P比之迦伦提恩P更慢更短,如果连迦伦提恩P都驾驭不了的话,真的能熟练掌握格拉姆P吗?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